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Connor okex欧意官网 2025-09-12 6 0

在登封市嵩山峻极峰阳光照耀之地,96岁的武术大师梁以全先生,鹤发童颜、英姿依旧,以毕生精力书写着少林武术复兴的辉煌篇章。被誉为“当代少林武术复兴之父”,梁先生不仅被评为中国武术九段和国家武术高级教练,更荣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的殊荣。其名字被镌刻在《中华武术365》《世界名人录》等权威书籍中,成为新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标杆人物。

从最初的牧羊生涯到武术的世界舞台,从简陋的窑洞授徒到创办万人规模的武术学校,梁以全先生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努力,让被遗忘近半个世纪的少林武术焕发新生,甚至在全球化潮流中光彩照人。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梁以全先生出生于1931年7月,家乡河南省登封市东华镇的骆驼崖村,这个有着500多年传承的武术世家,与少林寺有着深厚的渊源。从明朝少林寺古梅禅师隐居此地传授武艺以来,梁家已经传承了十九代。年幼的梁以全在私塾里读书,继承了祖辈和父亲的教导,精研少林长拳、大洪拳等传统武术,扎下了坚实的文武基础。

自1948年参加工作以来,梁先生曾任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但他始终没有放下那根达摩杖与春秋大刀。命运似乎总在考验他,1957年因言辞直率,被错误划为右派,流放到黄泛区农场劳动。21年的艰难岁月中,梁以全把对武术的热爱转化为生存的动力:在黄泛区农场劳动期间,凭借过硬的武技荣获三次一等功;1960年恢复工作后,他回到家乡务农,并在自家窑洞里编写少林武术书籍,还开设了少林武术班,培养了首批弟子。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展开全文

1979年春,少林寺拳法联盟会长宗道臣率团归山朝拜时,登封县委副书记张耀庭为迎接来宾,开始寻找武术人才。梁以全先生的名字很快被提及,县委决定为他平反,并任命他为少林武术资料整理小组组长。通过对家族传承的拳谱和《少林寺志》文献的对比,梁先生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少林武术简介》一书,为日后的研究与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梁以全的武学体系在1982年出版的《嵩山少林拳法》中得到了现代化的诠释,他首次提出了“拳禅合一”的理论,并将少林武术划分为禅修、套路、技击、养生四大体系。这一创新观念极大地推动了少林武术的现代化进程。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1979年梁以全先生在少林寺接待宗道臣一行时,表演了少林虎扑把和心意把,震惊四座。此次表演让外国宾客们彻底改变了对中国武术的偏见,宗道臣回国后邀请梁先生前往日本巡演,开启了少林武术的国际化旅程。1981年,梁先生提出的建议,促成了全国第一所公立专业武术学校的成立,自己担任了首任校长兼总教练,并创新性地推出了文武兼修的教学模式。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1995年梁以全先生离休后,便将精力投入到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的创办。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将鹅坡武校发展为集教育、商贸、文化旅游及影视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至今已培养数千名本科生,及万名各级运动员,创造了无数国内外金牌。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在国际舞台上,梁以全先生的身影更是频繁可见。无论是在1988年国际武术节、2004年雅典奥运会,还是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他都用少林武术展示着中国的文化自信。梁先生在推动武术全球化的同时,始终坚持将文化自信融入其中,2010年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坛上提到,少林武术是一种追求身心和谐的哲学,而非暴力的工具。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如今,已96岁的梁以全先生仍坚持每天指导学员训练,他的长子梁少宗继承父业,发展了鹅坡武校,次子梁少飞致力于少林武术的数字化保护。梁以全先生不仅在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还培养了无数道德楷模,证明了武术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在鹅坡武校的校史馆中,陈列着梁以全及其学校获得的诸多荣誉。从1995年当选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到2007年评为中国武术九段,每一项荣誉背后都凝聚着梁先生为武术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嵩山,鹅坡武校的学员们在“拳禅一味,文武双修”的理念下挥洒汗水,这一份来自少林的千年传承,正是对梁以全先生“当代少林武术复兴之父”这一头衔最好的致敬。

梁以全:当代武术复兴之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