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栅机之父”永逝
“中国光栅机之父”梁浩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4日07时40分在广州与世长辞,享年93岁。
1930年11月10日出生于广州,高中就读于广雅中学,并成为该校唯一一个保送南开大学的学生。在经济系就读一年后,因数理成绩极佳,转专业至机械系,从此与精密机械工作结缘。
1952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国家分配至刚刚成立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他本着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精神,挑战研究不仅在当时,于如今而言也难度很大的精密仪器之王——光栅刻划机。1959年成立了光栅研究室,梁浩明作为研究室室主任,在当时物资及其匮乏的情形下,带领着项目组以仅有的公开发表的少量美国光学杂志及相关文献为参考,克服重重困难,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于1960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衍射光栅刻划机。并在此后的两年刻划出了第一块衍射光栅。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光栅。
1979年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电子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因夫人生病及年岁大了,在华师工作四五年后,从华师退休。
1992年10月1日,他荣获了国务院颁发的科学院终身专家津贴,国家科学研究奖。
2009年,因我国天文工作的迫切需要,国家重启“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系统的研制”项目,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组聘请他作为技术专家组的首席顾问。他以79岁的高龄,怀揣着对科研不变的热情,在此后的3年间,每年定期由广州至长春光机所往返2次,每次1个月以上,在重要问题上给出了指导意见。如此在八年间,他结合自己先前的经验,在项目的总体方案论证、具体实施方案,关键元器件的设计、加工、检测等方面,提出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长光所解决一系列问题。最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于2016年研制出了世界最大面积中阶梯光栅”,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87岁这一年,他挥毫落笔以自励:岩石永立,青松不老。
2024年,青松凋零。
今天,在他逝世后的一年,家人们怀揣着对他无尽的思念,愿他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