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凌晨,刚破 117000 美元就跳水,24小时跌3.21%
“盯着盘面手都抖,看着价格冲过 117000 美元刚想庆祝,转头就跌回 113000 美元!” 10 月 11 日,币圈玩家 @阿凯的吐槽刷屏社交平台。比特币在创下 117200 美元历史新高后,24 小时内突发回调,跌幅达 3.21%,上演 “高空跳水” 戏码。
更惨烈的是爆仓潮:Coinglass 数据显示,过去 24 小时全球 17.06 万人被强制平仓,爆仓总金额高达 46 亿元人民币,最大单笔爆仓单直指 874 万美元,这场 “天堂到地狱” 的波动,让不少投资者一夜回到解放前。
新高与暴跌仅隔几小时
比特币的 24 小时 “过山车” 堪称魔幻:
早盘时段:受美国政府停摆引发的避险情绪推动,价格一路狂飙,上午 9 时许突破 117000 美元关口,较年初 9.5 万美元涨幅超 23%,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
午后突变:资金开始兑现收益,价格快速回落,最低触及 113500 美元,24 小时内最大振幅超 3700 美元,连带以太币、瑞波币等加密货币同步下跌,市场恐慌指数(VIX)短线飙涨;
对比更扎心:就在一周前,比特币还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冲上 11 万美元,而此次冲高回落,让不少追高散户被套在 “山顶”,网友哀嚎 “涨的时候没跟上,跌的时候全中了”。
3 大因素搅动币圈风云
流动性 + 避险需求双重共振
“这轮上涨本质是资金用脚投票。”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于佳宁指出,核心动力来自两点:
全球放水开启:9 月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降至 4%-4.25%,流动性宽松让风险资产受追捧;
展开全文
避险资金涌入:10 月 1 日美国政府停摆,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 “数字黄金”,渣打银行杰夫・肯德里克直言,此次比特币走势与 “美国政府风险” 深度绑定,类似 2018 年停摆期间的避险逻辑,但关联度更强。
叠加现货 ETF 持续吸金,机构资金入场成为重要支撑,花旗银行甚至给出 12 个月 18.1 万美元的目标价。
机构 “落袋为安” 触发抛售
为何刚创新高就下跌?业内人士透露关键原因:
获利盘出逃:比特币从 4 月的 8 万美元涨至 11.7 万美元,累计涨幅超 46%,部分机构选择在新高点兑现收益,引发连锁抛售;
杠杆盘爆仓连锁反应:短线投机者加杠杆追高,价格回调触发平仓机制,进一步放大跌幅,不过此次 46 亿元爆仓额较以往高峰已显著降低,说明推动力更多来自现货资金而非高杠杆炒作。
机构仍看涨,目标指向 20 万美元
尽管短期波动剧烈,机构对长期行情仍持乐观态度:
渣打银行将短期目标上调至 13.5 万美元,重申年底冲击 20 万美元;
花旗银行强调,比特币与黄金的相关性持续提升,“数字黄金” 属性让其成为抗通胀与避险的双重选择,资金流入趋势未改。
但也有警示声音:“短期涨幅过大,叠加全球风险资产波动,不排除进一步回调可能,追高需谨慎。”
别被 “过山车” 甩下车
面对暴涨暴跌,老玩家总结出 3 条经验:
拒绝追高杠杆:此次爆仓者多为加了 5 倍以上杠杆的短线客,“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杠杆是把双刃剑”;
关注核心信号:美联储政策、美国政府停摆进展、ETF 资金流向是关键,可通过 Coinglass 等工具监控爆仓数据;
分散配置: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避免全部资金投入加密货币,警惕 “一夜暴富” 陷阱。
就像网友说的:“币圈比的不是谁赚得多,而是谁活得久。”
💬 聊两句
你这次抄底比特币了吗?是赚了差价还是被套牢?你觉得比特币能涨到 20 万美元吗?评论区说说你的操作和判断👇
#比特币突破 117000 美元 #币圈爆仓潮 #数字黄金行情 #加密货币投资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