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非法集资400亿,换成6.1万枚比特币潜逃英国,钱志敏当庭认罪
当地时间9月29日,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举行的庭审中,中国籍被告钱志敏当庭改口,承认与比特币洗钱相关的两项罪名:持有犯罪所得财产和转移犯罪所得财产。这一认罪标志着其与案件指控之间的对峙进入新阶段,也使这起涉及巨额加密资产的跨国案件进入关键审判期。
根据法庭记录,案件核心涉及约 6.1 万枚比特币。以 9月28日的市场价格估算,这批比特币的市值约合人民币 480 亿元。庭审中,法官将钱志敏还押,待后续判决日期确定。其律师此前曾表示,钱志敏否认中国方面对他的诈骗指控。
这起案件的脉络还要追溯到中国天津的蓝天格锐非法集资案。2017 年该案正式爆发,涉案金额超过 430 亿元,受害者约达 13 万人,遍布全国。钱志敏被认为是该集资平台的实际控制人。爆雷后,他被指将非法获得的资金转换成比特币,并通过海外通道转移资产。据媒体此前披露,2021 年英国警方查获并冻结了其控制的 6.1 万枚比特币,为英国境内历来最大规模加密货币查扣案之一。
审判安排方面,法庭原本预计整个审理过程将持续约 12 周,并在圣诞节前结束。作为跨国重大案件,在中英司法合作框架下,中国办案机关将派员前往伦敦出庭作证,多名中国受害者也可能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在天津的法庭出庭作证。这反映出中英在此类跨境金融犯罪上的协作机制逐步展开。
钱志敏改认的两项罪名具有其法律性质与量刑含义。“持有犯罪所得财产”与“转移犯罪所得财产”指控的核心在于资产来源与转移路径被定性为犯罪所得,其在制度上意味着资产并非合法收益,而其处置或转移行为构成违法。这一阶段不涉及对原始诈骗指控的承认或否认,但若法庭认可其认罪,未来量刑可能更为严厉。具体刑罚将视英国法律对洗钱罪行的规定以及法官的自由裁量而定。
钱志敏此前在英国庭审曾否认所有指控,坚称与中国针对他的诈骗指控无关。其律师在其被捕后曾公开声明其并不承认中国方面对他的诈骗指控。这一历史抗辩态度与此次认罪存在显著反差,或反映出案情证据压力或辩护策略的重大调整。
从国际视野来看,本案具备高度典型性。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跨境洗钱和资产转移是监管难题之一。这起案子由于涉案金额巨大、链路复杂,成为加密资产治理和跨国执法合作的焦点。英国警方就曾宣布这是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加密货币查扣行动之一。
在中国与英国司法体系之间的协作、证据互认、资产冻结与返还机制等方面,这一案件的判例意义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从受害者维权角度看,天津蓝天格锐案中受害者遍布全国,资金损失与信任危机严重。即使在认罪阶段,如何追缴资产、补偿受害人、跨境资产回流仍是难题。司法合作的复杂性、法律冲突、加密资产匿名性等,都是未来执行操作中不可忽视的阻碍。
展望未来,本案的判决结果备受关注。如果钱志敏被认定罪名成立并面临重判,将向加密资产领域释放强烈信号,潜在警示犯罪者和洗钱中介。与此同时,有关国家可能进一步完善加密货币监管规则,加强跨境反洗钱机制、数字资产追踪能力及国际司法协作。对于受害国而言,也应加强金融安全预警、投资者教育和法律救济机制的建设。
总而言之,钱志敏在伦敦庭审中当庭认罪,是一起涉及中国集资案与国际加密资产洗钱的重大交叉案件的突破节点。他承认“持有犯罪所得财产”和“转移犯罪所得财产”两项指控,使审判走向进入关键阶段。未来的量刑与资产追缴将成为判断司法效率与国际协作机制成熟度的重要风向标。对于中国金融安全、受害者补偿及跨境犯罪治理而言,此案具有典型参考价值,也对加密资产法律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评论